宏观经济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宏观经济学的简介:

hóng guān/guàn jīng jì/jǐ xué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 AI解释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总体趋势和全局性问题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层面的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宏观经济学通常分为两大派别:新古典主义学派(即凯恩斯之前的传统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学派。

  • 新古典主义学派关注的是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价格调整来自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可能带来更多的负面效果。

  • 凯恩斯主义则强调总需求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并主张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造句

  1.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2. 研究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中的波动及其背后的成因。

  3. 当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时,中央银行往往会调整货币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4. 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权衡经济增长与减少赤字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宏观经济学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5.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据重要位置。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学》不仅涉及到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还深刻地影响着政府的决策过程及民众的生活质量。

分词解释

hóng

1 广大,博大:~大。~伟。~图。~愿。~论。~丽。~亮。~观。宽~。2 姓。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