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孝节的简介:
xiào jié
1.孝行节操。
1.孝行节操。
- AI解释
《孝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具体含义如下:
-
孝:指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尊敬与关怀。它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孝”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如侍奉饮食、衣着打扮、居处安排等,还包括在精神层面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
-
节:这里特指“节烈”,是对妇女品德的一种称颂。它指的是女子在面对家庭或个人不幸时展现出的坚韧与贞洁。在古代社会中,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女性在丈夫去世后不改嫁,或是在遭遇其他灾难时保持贞操等。
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孝节》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个体在社会和家庭责任中的行为规范。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个人行为和社会角色的高度关注,并且对个人的道德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
造句:
- 他从小深受《孝经》教导,不仅对自己的父亲非常孝顺,在外也常常照顾年迈的长辈。
- 这位女性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节操,拒绝了多位富有贤士的求婚,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节烈”之人的崇敬。
- 在古代中国,孝和节都是评价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及这两种美德。
- 父母教导我,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节烈则是女性在逆境中的高尚行为。
- 古代社会中,“孝”与“节”的要求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评判一个人品德的重要依据。
分词解释
孝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