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马猜想的拼音、解释、组词

费尔马猜想的简介:

fèi ěr mǎ cāi xiǎng
又称“费尔马大定理”。约在1637年,法国数学家费尔马提出猜测:当n>2时,方程x^n+y^n=z^n除了xyz=0的解以外,没有其他整数解。三百多年来,许多数学家潜心研究,可始终未能证明它。直到1993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怀尔斯才间接证明了此猜想,并得到专家们的肯定。

  • AI解释

请注意,《费尔马猜想》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名称是“费马大定理”或“费马最后定理”。这个数学问题由17世纪法国律师、业余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提出,其主要陈述如下:

费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该定理由费马在1637年提出。它断言:不存在任何四个正整数a, b, c和一个大于2的自然数n满足方程 ( a^n + b^n = c^n )。尽管费马声称他找到了一种美妙的方法来证明这个命题,但他在他的笔记中没有写下这种证明。

后来,在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通过长达七年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这一猜想,从而将其确认为定理。该证明运用了椭圆曲线和模形式等现代数论中的高深理论。

以下是使用“费马大定理”概念的五个造句:

  1. 数学家约翰在研究了一个关于数论的问题后,兴奋地宣布他可能找到了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新途径。
  2. 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展示了知识探索中的坚持不懈与智慧的重要性。
  3. 在数学史上,费马大定理的破解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之一,它不仅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4. 了解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有助于我们欣赏数学理论的复杂性和美丽之处,它揭示了不同数学分支之间的深刻联系和相互作用。
  5.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费马大定理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讨论该定理及其历史意义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词解释

fèi

1 用钱财:花~。消~。2 用,消耗:~事。~时。~解。煞~苦心。3 需用的钱财:~用。学~。4 姓。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cāi

1 推测,推想:~测。~断。~透。~中(zhòng)。~想。~度(duó)。2 疑心,嫌疑:~疑。~忌。~嫌。~拳(饮酒时助兴的游戏。亦称“划拳”)。

xiǎng

1 动脑筋,思索:感~。思~。~法。~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入非非。异~天开。幻~。2 推测,认为:~必。~见(由推想而知道)。~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3 希望,打算:休~。理~。~望。妄~。4 怀念,惦记:~念。朝思暮~。5 像:云~衣裳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