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诸四裔的拼音、解释、组词
投诸四裔的简介:
tóu zhū sì yì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 AI解释
《投诸四裔》这句话出自古代文献,含义是指将某物或某个对象抛弃到四方边远的地方。这里的“四裔”指的是四方最远、最不文明的地区。“投”的意思是丢弃、舍弃。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即把东西扔向四个方向的远方。 2. 引申义:比喻将某个人或物抛弃到社会边缘,使其不受重视或彻底放弃。在古代,它更多地用于处理异己势力或者不被接纳的人群。
【造句】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投诸四裔》这种做法早已被淘汰,人们更加倾向于和谐共处。 2. 古代帝王对叛臣通常采取《投诸四裔》的手段,以示惩戒和警示。 3. 我们对待不同文化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而不是用《投诸四裔》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文化和人群。 4. 虽然古代有将犯错的人流放的处罚方式,但我们不提倡现代社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投诸四裔》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5.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融合,而不是采取《投诸四裔》的方式来排斥和疏远。
以上句子展示了“投诸四裔”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背后的含义。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的使用方式。
分词解释
投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诸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四
sì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