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抚台的简介:

fǔ tái/tāi
1.明清巡抚的别称。

  • AI解释

抚台》是旧时对巡抚或布政使等地方高级官员的一种尊称。在晚清时期,"抚台"一词广泛用于官场和民间,是对地方高官的一种较为文雅的说法。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清朝末年,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抚台”成为了对省级或较大区域负责人的尊称。巡抚通常管理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

  • 称谓原因:“抚”,即安抚、治理之意;“抚台”意为安抚之台座,寓意官员通过治理和教化来安定百姓。

造句

  1. 昔日的巡抚大人曾多次亲临地方,抚台大人仁政广布,深受民众爱戴。
  2. 在那个动荡年代,许多文人骚客多以“抚台”为题,抒发情怀;但同时也有不少义士志士将他视为腐败官僚的代名词。
  3. 虽然现代已不再使用“抚台”这一称谓,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它的身影。它常被用来增添故事的时代感和地域特色。
  4. 故事里的男主角年轻有为,被任命为新的抚台,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受百姓爱戴。
  5. 在晚清时期的某篇小说中描述了一位刚正不阿的抚台大人,他不仅惩治贪官污吏,还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这些例子展示了“抚台”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慰问:~恤(安慰和周济)。~慰。安~。~爱。2 扶持,保护:~养成人。3 轻轻地按着:~摩。~摸。~琴(弹琴)。~今追昔。4 同“ 拊 ”。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