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孤的拼音、解释、组词

藐孤的简介:

miǎo gū
1.幼弱的孤儿。语本《左传.僖公九年》:"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孔颖达疏:"藐诸孤者,言年既幼稚,县藐于诸子之孤。"

  • AI解释

词语“藐孤”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古文或古典文学中。这里的“藐”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渺小、微不足道”,而是指年幼;而“孤”则意为孤儿。因此,“藐孤”一词在古代多指幼年失去双亲的孤儿。

详细解释

  • 词语构成:“藐”和“孤”两个字组成。
  • 意义解读:整体上,这个词指的是年幼且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即孤儿。
  • 历史与文学背景:这一词汇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用来表达对孤儿的同情或描述孤儿的生活状态。

造句示例

  1. 在古代,人们常常会用“藐孤”来描绘那些年幼失去双亲的孩子,如:“昔日有藐孤流浪街头,衣不蔽体。”
  2. 唐代诗人杜甫曾感慨于社会的不公与贫苦:“吾怜藐孤未及养,岁晚忧伤泪满裳。”
  3. 《红楼梦》中也提及了类似的情景:“嗟乎!藐孤弱矣……”
  4. 在古代儒家教育体系里,教导者会告诫学生要同情那些“藐孤”群体:“吾侪应怜悯藐孤,助其成长。”
  5.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对于那些“藐孤”来说,失去双亲的哀伤更为深切。

这些句子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孤儿的关注与同情,也体现了语言文化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miǎo

1 小,幼:~孤。~小。2 轻视:~视。言者谆谆,听者~~。3 古同“邈”,远。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