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外监的拼音、解释、组词
秘书外监的简介:
mì/bì shū wài jiān/jiàn
1.唐诗人贺知章的自称。
1.唐诗人贺知章的自称。
- AI解释
《秘书外监》,这一词汇并非标准汉语中的正式术语或常用词汇,但从其构成来看,我们可以尝试进行解析。
- 秘书:在古代中国,通常指的是负责处理文书、记载史事以及辅助君王决策的官员。到了现代,“秘书”一词则多用于指代企业、政府机关内部的文秘工作者。
- 外监:“外监”这个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可能更多是指对宫廷或官署外部事务进行监督的角色,而在现代语境下,这个词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秘书外监》这一词语看起来是“秘书”与“外监”的简单组合。由于缺乏明确的上下文背景和具体的用例,“秘书外监”一词的具体意义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或行业背景来理解。
造句
- 在古代,设立秘书外监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宫廷内外事务。
- 某些历史书籍中提到过秘书外监这一职位,但具体职能需进一步考证。
- 现代公司可以借鉴古时设置秘书外监的做法,增强企业透明度和管理效能。
- 尽管现代已无“秘书外监”之说,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类似的角色仍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 假如古代宫廷设有秘书外监一职,则可能负责处理部分对外事务,并监督其他官吏的工作。
分词解释
秘
mì,bì
1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密。~藏(cáng )。~方。~诀。~计。~史。神~。奥~。2 保守秘密:~而不宣。3 珍贵罕见:~本。~籍。~宝。~府。4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监
jiān,jiàn
1 督察:~察。~控。~测。~护。~考。~听。2 牢,狱:~狱。~押。~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