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野战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第三野战军的简介:
dì sān yě zhàn jūn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 AI解释
《第三野战军》这一表述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解放军部队,具体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而组建和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该部队主要由从国民党军队改编以及新招集的部队组成,在1949年至1955年间,第三野战军参与了多个重要战役,并完成了对江南地区的解放任务。
详细解释
- 背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年),为统一全国、完成革命目标和巩固新生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组建与编制:第三野战军成立于1949年2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支重要部队。该军队主要由原华中军区、中原军区的部分部队改编而成,并在随后的战斗中通过补充新兵和重组而逐渐壮大。
- 任务与战绩:第三野战军的主要任务包括解放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后续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它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个著名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造句
- 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尽管面临强大的敌人,第三野战军依然成功实现了对江南地区的全面解放。
- 老一辈的革命家们曾是第三野战军的一员,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野战军的历史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艰辛。
- 第三野战军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分词解释
第
dì
1 次序:~一。次~。等~。2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3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进士~。4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不宜过于剧烈。5 姓。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野
yě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