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草的简介:
dǎ/dá cǎo
1.收割草料。 2.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1.收割草料。 2.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 AI解释
《打草》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但常见的一种是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是指一种策略:让对方暴露秘密或使自己了解敌方情况。这一典故来源于原著中一个情节:宋江的部下为了探知地下的贼人是否藏匿,用棍棒敲击地面,以使草丛中的老鼠受惊逃跑,从而揭示了藏匿之人的位置。由此引申出“打草惊蛇”的成语。
详细解释
- 打草惊蛇:指采取某种行动时,使对方有所察觉或暴露本来隐藏的情况。
- 这一成语强调的是在行动之前了解敌情的重要性,通过间接方式揭示真相,避免直接冲突中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它不仅限于军事和战斗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试探对方、揭露秘密的行为。
造句
- 在进行市场调研时,我们采取了“打草惊蛇”的策略,故意泄露一部分信息,以便观察竞争对手的真实反应。
- 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就像“打草惊蛇”,要充分了解对手,才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 为了防止有人偷听,我们在开会之前决定先用一种方法“打草惊蛇”,看看是否有不寻常的行为出现。
- 在与对方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打草惊蛇”的手段,以确保双方都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 我们在策划这次活动时使用了一些策略,试图通过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就像“打草惊蛇”一样,让计划更加周密。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打草惊蛇”通常被作为一种隐喻或比喻来表达某种行动后的结果,并不是真的去用棍棒敲击地面。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草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