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手板的简介:

shǒu bǎn
1.亦作"手版"。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 2.亦作"手版"。手本的别名。 3.手掌。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 AI解释

手板》,这一词较为特殊,通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方言背景下,“手板”可能有其独特的含义。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理解,“手板”多用于古代宫廷用语中,是指一种用来示意、提醒的工具或者说是官员向皇帝汇报工作时所持的一种简陋的牌子。在一些历史剧或古装剧中可能会出现这种道具,它们是古代朝廷中用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手板”的造句:

  1.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中,文官李承言手持一块刻有字迹的手板,向皇帝详细报告了地方官的贪污情况。
  2. 这块手板是明代官员用来向上级示意或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它的存在体现了古代朝廷内部运作的某些规则和文化。
  3. 想象一下在清朝宫廷中,当太监手持一块手板高声宣读某位大臣上呈的奏折时的情景。
  4. 在古代宫廷剧里,皇帝和官员之间常常会通过这样的手板进行简单的沟通或传递特定的信息。
  5. 由于历史的原因,“手板”这一词汇往往会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中被用作背景设定的一部分来增加文化氛围。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手板”的使用并不广泛,上述句子主要用于说明其在古代宫廷中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是在日常对话或写作中遇到需要表达类似意义的情境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为通用的词汇或短语来进行描述。

分词解释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