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奉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忧国奉公的简介:
yōu guó fèng gōng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AI解释
《忧国奉公》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史籍《左传》,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而无私奉献、忧虑国事的精神。这个成语中的“忧”意味着担忧或忧虑,“国”是指国家,“奉”意为侍奉、效劳,“公”指的是公众利益。
详细解释: - 忧国:忧心于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 奉公:尽忠职守,一心一意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那些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品德。在古代社会,这种精神被视为官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
造句示例: 1. 作为一位忧国奉公的好官,他总是为如何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而操心。 2. 在这场抗洪抢险中,许多干部和战士都展现了忧国奉公的崇高精神。 3. 李书记一直强调忧国奉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4. 作为一名教师,她时刻铭记着忧国奉公的精神,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5. 虽然工资不高,但他依然坚持忧国奉公的原则,勤勉工作在一线。
分词解释
忧
yōu
1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2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3 指父母之丧:丁~。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奉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