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响的拼音、解释、组词

弦外之响的简介:

xián wài zhī xiǎng
比喻言外之意。

  • AI解释

弦外之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音乐中的一个比喻,用来形容语言或行为中隐含的意义、意味深长的言外之意。其字面意思是指弦乐器发出的声音之外,还能感受到的余音袅袅或附加的情感与意义。

详细解释: - 弦内之音:指明示的内容,即直接表达的意思。 - 弦外之响:指的是在直接表达之外,更深层次、更为含蓄、意蕴丰富的情感或信息。它强调的是言辞之间、行为背后的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意义。

成语出自《庄子·天道》中的一段话:“琴瑟搏拊、钟鼓之音,不若人之谐。”后世引申出“弦外之响”这一说法,用来形容话语或文章中蕴含的深意或者作者意图未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

造句:

  1. 他的发言不仅言简意赅,还充满了弦外之响,让人不禁深思其背后的智慧。
  2. 她的回答虽然简短,但弦外之响却十分丰富,令在场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3. 在这次会议上,他的一番话看似平实无奇,但其中的弦外之响却引起了广泛讨论。
  4. 他在演讲中提到的问题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直接说明解决方案,这其中自有弦外之响等待听众自行领悟。
  5. 她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弦外之响,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弦外之响》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应用。

分词解释

xián

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而倒。2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歌。管~。续~(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外之音。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4 中医脉象名:~脉。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xiǎng

1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2 发出声音:钟~了。3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4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