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法吏的简介:
wén fǎ lì
1.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1.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 AI解释
《文法吏》这个词并不是一个通用词,它可能是特定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出现的人物角色名称。根据上下文来看,“文法吏”通常指的是古代负责掌管和执行法律条文的官吏,或者专门负责文书工作、记录和解释法律细节的人。
如果这是一个特定人物的名字或称号,在没有更多背景信息的情况下,难以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因此,我将基于“文法吏”的通用意义来举例说明,并提供5个造句。
造句示例:
-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文法吏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他们负责解释和执行国家法律。
-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不仅是军师,还精通《文法》,善于用法律谋略帮助蜀汉。
- 作为一个忠诚的文法吏,他在面对复杂案件时总能坚持原则,确保公正。
- “文法吏”是明清时期官僚体系中一个专门负责文件起草、审核和管理的角色,他们在维持秩序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 尽管他后来成为了文学家,但在年轻时,张三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文法吏”,这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这些句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文法吏”这一术语而设计的。如果《文法吏》指的是特定人物或有其他特殊含义,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法
fǎ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吏
lì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