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蹶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撩蹶子的简介:
liāo/liáo jué/juě zǐ
1.骡马跳起来用后蹄向后踢。
1.骡马跳起来用后蹄向后踢。
- AI解释
《撩蹶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种方言或者俚语,在某些地区用于形容一种行为或动作。在一些地方,“撩蹶子”可能是指用脚踢的动作,其中“撩”有挑逗、招惹的意思;而“蹶子”则可能是对腿部或足部的一种形象性描述。不过,这样的解释仅供参考,并非所有方言都有相同的标准定义。
在使用时要注意其地域性和非正式性,以免造成误解或不适。如果想用类似意思的词语表达,在正式场合建议采用更标准、通用的语言来表达。
下面提供5个造句(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上述理解编写的,可能带有地区性的语言习惯):
- 小明在学校里恶作剧,经常撩蹶子挑逗其他同学。
- 村里的孩子们在田野上玩耍时,有的孩子不小心撩蹶子踢到了别人。
- 她总是喜欢用一些俏皮的方式撩蹶子来逗弄弟弟妹妹。
- 晚会上有个节目是表演各种撩蹶子的动作,场面十分活跃。
- 他们俩经常一起调皮,比如互相撩蹶子玩闹。
请注意,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应避免使用这类俚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分词解释
撩
liāo,liáo
1 掀起:~起衣襟。~起头发。2 用手舀着洒水:先~水后扫地。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