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列车的拼音、解释、组词

装甲列车的简介:

zhuāng jiǎ liè chē/jú
俗称“铁甲车”。护以装甲,装有武器的列车。主要用于在铁路沿线支援部队作战,也可用于输送人员和物资装备。

  • AI解释

装甲列车》一词源自军事术语,具体指的是在20世纪初到中期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军事装备。它结合了铁路运输与装甲战车的概念,是一种装有铁轨、能够在铁路上移动并配备强大火力的战斗车辆。

详细解释

装甲列车最初出现于19世纪末,是在铁路系统发展起来之后作为一种新型武器而创造出来的。它的设计目的是利用火车车厢作为移动的堡垒和炮台,通过轨道运输在敌方防御薄弱的地方迅速进行攻击或防守。这种装备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装有大口径火炮、机枪或其他重型武器的装甲车厢组成,并可能配备有辅助车辆如发电车、油料车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战争需求的变化,装甲列车逐渐被更灵活且机动性更强的空袭力量所取代,但其在特定时期的军事战略中仍扮演了重要角色。装甲列车的设计强调的是速度与火力结合的特点,在快速移动的同时具备较强的防御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敌方的地面攻击。

造句

  1. 在一战期间,德国军队广泛使用装甲列车来加强其前线的火力。
  2. 苏联红军在列宁格勒围城战中也利用了装甲列车来进行远程打击。
  3. 装甲列车因其独特的作战方式而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有趣话题,常常出现在军事题材小说和电影中。
  4. 二战期间,日本帝国军队也曾短暂地使用过装甲列车来支援其远东战场的行动。
  5. 尽管现代战争更多依赖于空中力量,但了解装甲列车的历史对于全面理解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世界局势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装甲列车”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zhuāng

1 穿着的衣物:服~。便~。军~。中山~。~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卸~。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整~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备。~置。~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乔~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佯~。~相。~模作样。7 安置,安放:~载。~卸。8 布置,点缀:~修。~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订。~帧。~裱。线~。精~。~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liè

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3 摆出:~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6 类:不在此~。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