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拼音、解释、组词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简介:

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 AI解释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这句话强调了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一种美德——谦让。这里的“耕者让畔”指的是田地之间的界限,即耕作者愿意将自己的一小块土地让给邻居或分享;而“行者让路”则是指行走时为了方便他人或是避免冲突,行人会主动让出道路。“畔”字在古文中特指田界。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文化中谦和礼让的处世哲学,即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保持宽容、礼让的态度。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帮助,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矛盾,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造句

  1. 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李大爷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需要更多空间的老奶奶。
  2. 老师们在处理课堂上同学之间的纠纷时,总是会教导学生“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道理。
  3. 王明在路上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姨,他立刻主动让她先行,并谦和地说道:“您先走吧,请多让一下。”
  4. 两位邻居因为门前的小道发生了争执,后来在社区调解员劝说下,各自学会了“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的原则。
  5. 在一次公司聚餐中,领导要求大家用餐时要互相谦让,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共同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分词解释

gēng

1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

pàn

1 田地的界限。2 边:河~。湖~。桥~。耳~。枕~。3 〔~援〕横暴,跋扈,如“帝谓文王,无然~~。”亦称“畔换”、“叛换”。4 古同“叛”。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