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教育经济学的简介:

jiào/jiāo yù jīng jì/jǐ xué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等问题的学科。内容包括:观察和推算在经济发展后各类劳动力的需要数量,探索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结构的计划原理和节约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发展对人力、物质的需求与供给,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验等。

  • AI解释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它运用经济理论、方法和模型来分析和探讨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个学科不仅关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还探索教育投资对个人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在教育经济学中,学者们可能会讨论教育成本、教育收益、教育回报率、教育公平性等问题。

  1. 教育成本:研究教育服务提供过程中所需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
  2. 教育收益:探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于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作用。
  3. 教育投资与回报率:评估不同层次及类型的教育资源投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果。
  4. 教育公平性:分析不同背景、地区之间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差异,并提出改善策略。

接下来,我将提供五个使用“教育经济学”作为主题的句子:

  1. 在进行城市间教育资源分配的研究时,研究者们经常借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
  2. 政府部门在决定是否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前,往往会借助教育经济学模型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3. 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并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利益。
  4.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投资如何影响个人职业发展路径,学者们运用教育经济学方法来追踪毕业生的职业成就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5. 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时,教育经济学家强调需要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投入上的差异及其潜在原因。

分词解释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

1 生养:~龄。节~。生儿~女。2 养活:~婴。哺~。培~。抚~。养~。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