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科打诨的拼音、解释、组词

撒科打诨的简介:

sā kē dǎ hùn
穿插在戏曲表演中,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动作。

  • AI解释

实际上,“撒科打诨”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对“相声逗哏”的误解或者是误写。在汉语中,“相声”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喜剧表演艺术形式,通常由两位演员合作进行,其中一位主要负责说、学、逗、唱,另一位则提供插科打诨、回应和互动;而“逗哏”是其中的一方,主要是进行幽默、搞笑的对话或模仿等环节。

因此,如果要根据这个信息来解释的话,“撒科打诨”可以理解为相声表演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演员的一种职责。在这过程中,演员通过各种手段使观众发笑,即所谓的插科打诨。

为了准确表达,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上述的假设):

  1. 在这次相声演出中,小王负责逗哏部分,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和适时的撒科打诨让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2. 小李是个相声爱好者,他对如何恰当地进行“撒科打诨”很有研究。
  3. 为了提高效果,在准备相声表演时他们反复练习了插科打诨的部分。
  4. 撒科打诨时要把握好分寸,以免让观众感到不适或者反感。
  5. 老王的相声逗哏总能恰到好处地带来欢笑,“撒科打诨”技巧十分高超。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根据“插科打诨”的意思编写的,并非基于一个确切存在的词汇。如果遇到具体问题或需要准确解释其他内容,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sā,sǎ

1 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2 尽量施展或表现出来:~刁。~奸。~娇。~欢儿。~野。~酒疯。3 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