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赃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窝赃罪的简介:
wō zāng zuì
在我国,指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而代为转移、藏匿或为其提供秘密隐蔽场所的行为。如果双方事前通谋,则以共同犯罪论处。
在我国,指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而代为转移、藏匿或为其提供秘密隐蔽场所的行为。如果双方事前通谋,则以共同犯罪论处。
- AI解释
《窝赃罪》是中国刑法中的一个专门名词,指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的行为。这一概念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具体在第312条有明确规定。
法律条款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 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解释: 窝赃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对财物来源的认知。如果行为人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为他人非法所得提供庇护(如藏匿),或帮助其转移或销售这些非法财产,则构成窝赃罪。这种行为不仅妨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追查和惩治犯罪,还可能助长犯罪分子继续从事违法活动。
造句:
- 某些不法商家为了利益,明知是盗窃所得的商品仍进行销售,最终被公安机关查处,因涉嫌窝赃罪被判刑。
- 为了避免受到法律制裁,一些罪犯会找人帮忙隐藏赃款或物品,企图逃避警方的追踪调查,但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窝赃罪的相关规定。
- 警方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成功破获了一个涉及多起抢劫案的窝赃团伙,并依法惩处相关人员。
- 律师在法庭上为被告辩护时提到,虽然被告确实接收并藏匿了部分涉案财物,但其主观上并不完全清楚这些物品的具体来源,因此不应直接定罪为窝赃罪。
- 为了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加大了对窝赃罪的侦办力度,并与银行、海关等部门合作建立了更为严密的信息共享机制。
分词解释
窝
wō
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3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4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5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6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7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
赃
zāng
1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物。~款。~证。追~。退~。人~俱在。分~。
罪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