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识青年的简介:

zhī/zhì shí/zhì qīng nián
1.指受过普通教育﹑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

  • AI解释

《知识青年》一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指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到农村进行知识积累、劳动锻炼和社会实践的年轻人。这一群体的形成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精神。

详细解释

  1. 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步伐加快,国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农村建设。
  2. 政策背景:在这一背景下,“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动员工作被提出,鼓励有文化的城市青年前往农村,参加生产劳动与知识积累。
  3. 意义:这不仅是对城市过剩人口的一种消化措施,也旨在通过实践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造句

  1. 知识青年们在田间地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2. 这些知识青年们虽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仍然积极进取,在农村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青春足迹。
  3.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知识青年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4. 通过参与“上山下乡”活动的知识青年,不仅学习到了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也深刻理解了国家的发展需求与人民生活的不易。
  5. 知识青年的集体回忆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记录着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和社会变迁。

分词解释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