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蟆子的简介:

má zǐ
1.黑色小蚊。夜伏而昼飞﹐嘴有毒﹐咬人成疮。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蟆子”通常指的是蟾蜍或青蛙幼年的阶段,也就是蝌蚪。在中国古代文献和方言中,这个词也有其他含义,但在现代使用场合较少。

详细解释:

  1. 生物学定义: 蟾蜍或青蛙的受精卵孵化出的小生物,通常呈蝌蚪状。
  2. 形象特点: 体形较小,通常有黑灰色的皮肤,尾巴较长,游泳能力强。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长出四肢,最终成为成年的蟾蜍或青蛙。
  3. 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蟆子”有时被用作某些成语和故事中的象征性角色。

造句

  1. 池塘里的蛙声一片,小蛤蟆们在水中嬉戏,尾巴一甩一甩的。
  2. 儿童公园里有个大水池,里面养着许多小蛤蟆,孩子们喜欢去那里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3. 春天到了,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到小蛤蟆的身影,它们正忙着寻找食物准备成长。
  4. 故事中描述了小蛤蟆如何经过长时间的变化最终变成成年青蛙的过程,寓意着生命的蜕变。
  5. 在农村的老屋前常常能见到一些小蛤蟆在墙角或院子的水洼里生活。

以上就是关于“蛤子”的解释和造句。请注意,“蟆子”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以确保准确理解其意。

分词解释

má,mò

1 〔蛤(há)~〕见“ 蛤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