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经的拼音、解释、组词
血经的简介:
xuè/xiě jīng
1.指用血抄写的经书。相传元僧善继刺指血写《华严经》,藏苏州半塘龙寿庵,通称血经。参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古迹.血书<华严经>》。 2.指月经。
1.指用血抄写的经书。相传元僧善继刺指血写《华严经》,藏苏州半塘龙寿庵,通称血经。参阅清顾禄《桐桥倚棹录.古迹.血书<华严经>》。 2.指月经。
- AI解释
《血经》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也没有特定的历史文献或现代著作直接使用这一名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出现类似“血经”这样的描述,但其含义会因具体场景而异。以下是对该词语的一种可能解释以及五个造句。
解释
假设《血经》是比喻一种极为珍贵、独特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或知识体系,它不仅涉及鲜血般的真诚和真挚的情感,也可能涉及到深层次的医学或生命科学的知识。在更具体的语境中,“血”可能象征着付出和牺牲,而“经”则代表了经久不衰、历史悠久的典籍。
造句
- 在这场医疗救援行动中,《血经》般的医术知识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 研究《血经》,意味着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和医学真相。
- 这位医生的手法如同《血经》中的记载,精确而温和地进行治疗。
- 为了编写这部《血经》,他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去搜集、整理各种珍贵的资料。
- 通过学习《血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和经历。
请注意,《血经》在上述造句中被用作比喻,代表一种极为重要且具有深度的内容或知识体系。如果您有特定的情境或者具体场景希望探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回答。
分词解释
血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