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鬓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连鬓胡子的简介:

lián bìn hú zǐ
络腮胡子。

  • AI解释

词语解析

连鬓胡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男性面部的一种蓄胡方式。它指的是从耳后延伸到下巴和两颊的胡须,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胡须覆盖区域。这种胡须风格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印象,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男子汉气概的表现之一。

造句

  1. 他在舞台上留了一头连鬓胡子,显得既帅气又充满魅力。
  2. 在这个句子中,“他”为了参加一个重要的演出或者角色扮演而特地蓄起了连鬓胡子,这样的装扮让他看起来更加有魅力。

  3. 老师说那个学生最近好像长出了新的连鬓胡子

  4. 通过这一句可以体现出“连鬓胡子”的自然生长过程,也可以引出关于成长的话题。

  5. 他为了参加婚礼,剃掉了连鬓胡子,显得清爽了许多。

  6. 这个句子展示了一种选择性蓄须和去除胡须的情况,说明了人们可能会根据场合调整自己的外观。

  7. 电影中的英雄角色总是留着连鬓胡子,给人一种坚毅、勇敢的感觉。

  8. 通过这样的描述可以展现“连鬓胡子”在影视作品中所营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这种风格往往能够增强特定角色的性格特质和故事背景。

  9. 由于最近工作压力大,他决定把连鬓胡子剃掉,希望能暂时放松心情。

  10. 这个句子中的情境说明了人们有时会通过改变外表来应对生活或工作的压力,从而达到调整心态的目的。

以上是关于“连鬓胡子”的解释及五个例句的构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lián

1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2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3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4 联合:外~东吴。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6 姓。7 同“ 琏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8 同“ 链 ”,铅矿。

bìn

1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fà)。~角。~丝。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