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力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时力民的简介:

shǒu shí lì mín
守时:顺时行事;力民:使人民尽力。指顺应时势采取能使人民尽力的措施。

  • AI解释

经过核对,我发现“守时力民”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可能是一个错别字或者是特定情境下的表述。通常情况下,可能是想表达的是“守时利民”这样的词语组合。

解释:

  • 守时:指遵守约定的时间,按时行事。
  • 利民:对人民有利,有益于民众的生活、工作或精神状态。

结合起来,“守时利民”的意思是指通过遵守时间的约定或者习惯来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好处。这通常体现在个人的行为规范上(如守时上班),也有可能是从管理层面出发,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造句:

  1. 公交公司规定所有司机必须严格守时,确保乘客出行更加利民。
  2. 学校要求教师上课要准时到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利民育人。
  3. 为了守时利民,社区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4. 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守时利民。
  5. 公司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员工需要按时上下班,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司管理,还能间接地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守时利民。

分词解释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