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赞策的简介:

zàn cè
1.见"赞册"。

  • AI解释

赞策》,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根据其构成来看,“赞”在古代多指赞扬、赞许的意思;“策”,则有策略、方略或条文等含义。但是结合到一起作为一个固定词组使用,在传统文献中并未常见,因此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以明确该词的具体用法和意思。

假设我们赋予《赞策》一个可能的解释——在古代可能会有一种文书或建议文档被称作“赞策”,即用于向君主或上级提出策略性意见、进行赞扬或推荐的公文。下面提供基于这种假设背景下的五个造句供参考:

  1. 春秋战国时期,谋士荀况曾上《赞策》,详细分析了各国实力对比与未来趋势。

  2. 赞策》不仅需要有深刻的见解,还必须符合君主或上级的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

  3. 在古代官场上,《赞策》常常被作为官员展示才能、争取升迁的重要方式之一。

  4. 尽管历史上很少能看到完整的《赞策》,但通过相关记载可以窥见其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 为了更好地撰写高质量的《赞策》,作者需要广泛调研,收集各种信息和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

请注意,以上解释及造句均基于对“赞策”一词的一种假设性理解。实际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一词汇的具体含义及其使用情况。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相关史书或学术资料。

分词解释

zàn

1 帮助,辅佐:~助。~划。~襄(协助)。~理。~成。2 主持礼仪:~礼。3 夸奖,称扬:~叹。~许。~扬。~和(hé)。~颂。~赏。~词。~誉。称~。4 一种文体,用于颂扬人物:小~。像~。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