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贡使的简介:

gòng shǐ
1.进贡的使臣。

  • AI解释

词语释义

贡使:在古代中国,指奉命向朝廷进献物产、礼物或报告政事的人。这种人通常是代表藩国、藩属或地方官员等前往京城进行朝见、纳贡的使者。贡使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加强中央与边远地区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造句

  1. 历史上,许多藩王为了展示对朝廷的忠诚,经常派遣贡使向天子进献珍稀物品。
  2. 在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贡使来长安,进行学习和交流。
  3. 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曾代表大明国君,向沿途国家派出贡使传达友好的信息与政策意图。
  4. 清朝中期,清朝皇帝曾多次派使者出访周边各国,旨在加强对外交往,并派遣回的贡使也带回了大量珍贵情报。
  5. 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来自西域、中亚等地的贡使频繁来往于长安和中原地区,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贡使”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作用与重要性。

分词解释

gòng

1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纳~。~献。~品。~赋。2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举。3 姓。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