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首宗的拼音、解释、组词

贤首宗的简介:

xián shǒu zōng
1.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其实际创始人唐法藏,字贤首,通称"贤首大师",故名。又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亦称"华严宗"。参见"严宗"。

  • AI解释

贤首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主要流行于中国。它也被称为“华严宗”,源于对《华严经》的深入研究和弘扬。该宗派以华严经中提出的法界缘起理论为核心思想,强调一切现象皆为相互关联、互摄互入的整体。贤首宗注重通过修习止观(即禅定与智慧)来证悟圆融无碍的法界实相。

详细解释

  1. 历史渊源:《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它描绘了十方法界的庄严景象及其中诸佛菩萨之间的相互关系。唐代贤首国师(即清凉大师澄观)对《华严经》进行注疏,创立了以他命名的宗派。
  2. 核心思想:该宗派强调“一切法界皆为一相”,主张通过参悟和修行达到与佛菩萨同等的精神境界。其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观念尤为关键,即理论上的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和谐统一。
  3. 修持方法贤首宗注重实修实践,强调通过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同时,它也重视参究机锋,即通过对某些特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来激发悟性。

造句

  1. 在中国历史上,贤首宗因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广泛的信徒群体,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2. 贤首宗强调通过禅修达到对法界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这体现了其独特的宗教实践方式。
  3. 华严经中关于法界缘起的理论,为后来形成的贤首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通过学习贤首宗的经典文献和教义,信徒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5.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对贤首宗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及其文化影响。

分词解释

xián

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shǒu

1 头,脑袋:~饰。~级。~肯(点头表示同意)。2 领导的人,带头的:~领。元~。~脑。~相(xiàng)。3 第一,最高:~都(dū)。~府。4 最先,最早:~次。~届。~创。~日封。~义(首先起义)。5 出头告发:自~。出~。6 量词,指诗和歌:一~诗。7 姓。

zōng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2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3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5 尊奉:~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7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