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性坏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贫血性坏死的简介:

pín xuè/xiě xìng huài/pēi/pī/péi sǐ
1. 因血流量或血氧量极度减低而引起的组织死亡现象。

  • AI解释

贫血性坏死》是一个医学术语,具体指的是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供血不足导致细胞缺氧、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这种类型的坏死通常发生在较小血管被阻塞的情况下,因为小血管受损后往往不能立即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

详细解释:

  • 病因贫血性坏死通常是由于微循环障碍所致,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血管炎症等情况下。
  • 病理特征:受累组织出现细胞水肿,继而发生细胞萎缩和退行性变。最终,这些受损的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细胞死亡。
  • 临床表现:根据坏死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如脑贫血性坏死可能表现为头痛、认知功能障碍;心脏贫血性坏死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的症状等。

造句:

  1. 医生说张先生患有轻微的贫血性坏死,主要是因为他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损伤。
  2. 她在咨询时提到最近感到四肢无力,医生怀疑可能是下肢出现贫血性坏死的表现之一。
  3. 研究表明长期的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组织发生贫血性坏死,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4.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李老伯被诊断为足部出现了早期贫血性坏死的症状。
  5. 医生提醒患者,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局部组织缺血和贫血性坏死

分词解释

pín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穷。~寒。~民。清~。2 缺乏,不足:~乏。~血。~瘠。3 絮烦可厌:~相(xiàng )。~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4 僧道谦称:~道。~僧。

xiě,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huài

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人。~事。~习惯。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败~。3 坏主意:使~。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了。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