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敲缺的拼音、解释、组词
唾壶敲缺的简介:
tuò hú qiāo quē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 AI解释
《唾壶敲缺》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历史故事,用来形容人的文才横溢、才华出众。具体来说,“唾壶”是古人用来吐痰或喝水后丢弃的器具;“敲缺”,则是形容一个人在朗读或背诵时,用力敲打唾壶,表现得非常投入和兴奋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与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谢安有关。相传,有一次谢安召集一些文人雅士聚会,并即兴吟诗作赋。其中一次,谢安邀请一位宾客朗诵一篇他刚写好的文章。这位宾客在朗诵时,用力敲打手中的唾壶以帮助记忆和表达情感,结果不小心将唾壶敲出一个缺口。
这里,“唾壶敲缺”不仅比喻人极富才情、表达能力出众,而且还可以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非常投入,甚至会因为太专注而做出一些不经意的事情来。这个成语常用来赞赏那些在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中表现出色的人。
以下是使用“唾壶敲缺”的五个造句:
- 小李是个文采飞扬的才子,在诵读古诗的时候,他常常手舞足蹈、唾壶敲缺。
- 作家老王的文章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他的才华就像那敲缺了的唾壶一样,总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 谢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三国历史时,引经据典、唾壶敲缺,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历史世界。
- 他不仅在演讲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口才和智慧,甚至让听众们的纸巾都成了他的“唾壶”,可谓唾壶敲缺。
- 在诗歌朗诵比赛中,小赵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众的表现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真是应了那句成语——唾壶敲缺。
以上就是对“唾壶敲缺”这个成语及其造句的具体解释。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