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班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班的简介:

wài bān
1.清制,会试中进士后,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发外地任官者称外班。

  • AI解释

《外班》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是在某些特定情境或方言中的表达方式。根据上下文推断,“外班”通常指的是非自己所在的班级、团队或群体等。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外”即“外部”,“班”指班级或团队。“外班”一般理解为与自身所在班级或团队不同的其他班级或团队。 - 实际应用: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使用,比如学生可能会提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外班的同学之间的互动;或是某个小组项目中的成员会用“外班”的概念来描述与其他团队的合作。

如果将它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不限于学校环境的表达方式的话,“外班”则可以指与某个人或群体相对应的其他团体,比如在讨论工作分配时提到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等。

造句举例:

  1. 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我和外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跨班级的学习分享会。
  2.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和外班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相互学习进步。
  3. 老师经常组织我们与外班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4. 由于工作需要,我和外班的同事一起完成了这个紧急任务。
  5. 外班同学的支持对于班级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