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更鼓的简介:

gēng/gèng gǔ
1.报更的鼓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夜间报更的鼓声。宋.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诗:「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细听樵楼更鼓已打三点,那月色一发光明如昼。」

《更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工具,也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它主要用于城市和官府中的时间指示,通过敲击不同的次数来表示夜间的不同时辰。通常,更鼓会配合铜锣使用,晚上十一点左右开始敲打,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时辰)就敲一次,直到天亮停止。

详细解释:

  • 用途:主要用于报时和维护社会秩序。
  • 结构与材质:古代的更鼓多为木制或石制,内部空心,用以传声。现代则可能采用金属制造以增加音量和耐用度。
  • 敲击规则:根据地区习惯不同,具体的敲击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造句:

  1. 古老的更鼓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仿佛是岁月的低语。
  2. 在古代的城墙上,每到子时便会响起清脆的更鼓声,提醒人们进入梦乡。
  3. 更鼓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标记,也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4. 即使是在现代城市中,偶尔在古老的街道上还能听到几下悠扬的更鼓声,仿佛穿越了时空。
  5. 每天夜晚十二点,那浑厚有力的更鼓声准时响起,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

分词解释

gēng,gèng

1 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少(shào )不~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时。~阑。~夫。~鼓。~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