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布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经布的简介:

yuè jīng bù
1.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

  • AI解释

《月经布》这个词组在中国大陆地区并不常用,通常人们会说“卫生巾”或者“月经垫”。不过,“月经布”在某些特定语境下可能指一种由传统材料制成、用于吸收女性经血的传统用品。这类物品在过去较为常见,但随着现代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普及,现在已较少使用。

详细解释: - 适用性:在中国古代及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在经济条件有限或对现代卫生用品不熟悉的情况下,“月经布”可能指的是由棉布或其他传统材料制成的吸收女性经血的产品。 - 材质与制作方法:这类物品通常是用较厚实、吸水性强的布料手工缝制而成,经过剪裁和缝合形成合适的形状(如条形或垫状),以便于使用。传统的月经布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处理步骤,以增加其吸收性。 - 使用方式:使用时直接贴身放置在内裤中,用于吸收经血。

造句:

  1. 小时候,妈妈用的是月经布,但后来我们都改用了卫生巾。
  2. 虽然现在很少见了,但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们仍然使用传统的月经布。
  3. 她的奶奶教她如何制作简单的月经布来应对那几天的特殊情况。
  4. 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只能依赖月经布作为解决女性生理期问题的办法。
  5. 我们的祖母用过很多种方法,包括月经布和其它自制用品,以度过经期。

分词解释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