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的拼音、解释、组词

昭明文选的简介:

zhāo míng wén xuǎn
即“文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参见「文选」条。

昭明文选》,又名《文选》,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梁代文学家萧统组织文人编纂。这部书籍收集了从先秦到梁代的诗文辞赋,共计80卷,收录了近750位作者的2263篇作品。《昭明文选》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

详细解释

  1. 编纂者:萧统是南朝梁代的人物,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
  2. 内容:收录了从先秦到梁代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包括赋、诗、文等多种文体。
  3. 目的与影响:编纂《昭明文选》的目的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集,并对当时的文学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书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造句

  1. 在古代,研习《昭明文选》是许多学者提升文学素养的第一步。
  2. 深入研究《昭明文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3. 昭明文选》中不仅收录了文人墨客的精彩之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4. 学校图书馆里藏书丰富,《昭明文选》也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5. 我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们常常会引用《昭明文选》,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

以上是对词语“《昭明文选》”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造句。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hāo

1 光明:~明。~~(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2 明显,显著:~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