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刺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刺的简介:
chū cì/cī
1.出任州府长官。
1.出任州府长官。
- AI解释
《出刺》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或者特定的文化背景。从字面上理解,“出刺”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出”意为出发、出去;“刺”在古代有派遣官员或使节之意,在现代多指针状物。因此,可以推测《出刺》可能是指某种派出的行为或过程。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根据古籍记载,“出刺”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制度,指的是由中央派遣的官员前往地方执行特定任务。
- 具体意义:
- 派遣:中央政府会派遣官员到外地去处理某些事务或管理某个地区。
- 考察与监督:这些官员除了执行一般行政管理工作外,还会考察、监督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
造句
- 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决定派遣出刺去治理东夷。
-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出刺”制度,派遣官员前往各地管理政务和监察地方官吏的行为。
- 在古代社会,“出刺”是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它不仅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也促进了政令的畅通执行。
-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整治贪腐现象,汉武帝曾多次命令“出刺”,深入地方进行调查和治理。
- 隋唐时期,“出刺”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官员被派遣至各州县担任行政职务,极大地促进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请注意,《出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其可能的历史含义进行的推测和构建。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刺
cì,cī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绣。~伤。~杀。2 暗杀:~客。被~。行~。3 侦探,打听:~探。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讥~。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鱼~。~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