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版所的简介:

chū bǎn suǒ
1.出版社。

  • AI解释

出版所》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其实并不常见,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出版社”。不过,“出版所”这一词过去的确被用来指代专门从事书籍或其他文献资料编印、发行的机构。以下是对其含义的一个简要说明和几个例句。

详细解释

出版所: 在古代或特定语境中,指的是一个专门进行图书、报纸、杂志等印刷品编辑、排版、印刷及销售的场所或单位。它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出版社”,但更多地指代实体操作层面的工作室或者作坊,强调的是物理空间和实际生产过程。

例句

  1. 古代文人:宋代的出版所通常设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如临安(今杭州)等地,不仅为士人们提供了创作的空间,也为书籍的流通提供了保障。
  2. 印刷技术的发展: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许多私人手工作坊也成为了小型的出版所,他们负责从编撰到印制的全过程。
  3. 社会历史研究者: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晚清时期出版所的记录和分析,它们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文化学者出版所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这些出版机构,大量的经典文献得以保存并传世。
  5. 现代视角下的回顾:即便是在现代语境下,“出版所”这个词汇也经常被用于回忆或描述过去某种类型的图书生产场所,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增添一些文化底蕴。

请注意,上述例句中的“出版所”更多是从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使用的,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我们使用的是“出版社”这一更加普遍的术语。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