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彀的拼音、解释、组词

入彀的简介:

rù gòu
1.《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后因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2.比喻合乎一定的程式和标准。 3.谓非常投合。 4.比喻中圈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科举时称考试及格为「入彀」。明.叶宪祖《鸾????记》第二二出:「圣主招贤日,英才入彀时。」

2. 比喻就范、中圈套。如:「由于此计划周详,才能诱敌入彀。」

3. 适意、入神。《老残游记》第一○回:「子平本会弹十几调琴,所以听得入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于是我同述农重新叙话起来,述农又让我到他房里去坐,两人谈的入彀。」

词语《入彀》的具体含义如下:

入彀

  1. 释义: 入彀主要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被某种力量、制度或者规范所控制或约束,比喻人或事被某一种规则、体制等纳入其中。
  2. 出处: 该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原文为“虽曰入于罔罗而实出乎绳墨”,后来简化为“入彀”一词。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4. 近义词:掌控、约束
  5. 反义词:放任、不受控制

接下来,我将提供五个使用“入彀”的造句例子:

  1. 经过长期的制度教育,学生的思想已经被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全“入彀”。
  2. 他的思想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入彀”,最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价值观念。
  3. 这个方案之所以能成功实施,是因为员工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入彀”于这个流程中。
  4. 尽管他最初不愿意加入这个团队,但在几次项目合作后,他的工作表现已经被团队文化“入彀”。
  5.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指导,学员们的技能水平已经“入彀”到一个专业化的水平。

分词解释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