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片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丫头片子的简介:

yā tóu/tou piàn/piān zǐ
1.方言。对女孩子的戏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戏称小女孩。如:「丫头片子!你在忙甚么?」也称为「丫头片儿」。

丫头片子》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较为口语化的表达,通常带有贬义或戏谑的色彩。它的含义比较复杂,包含了对年轻女性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具体使用时需要考虑语境、说话人的语气以及双方的关系。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这个词由“丫头”和“片子”两个词组成。“丫头”指的是年轻的女孩,“片子”原本是形容小片状物体的词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轻视或贬低的含义。

  2. 情感色彩

  3. 在某些语境下,这个词可能被用作亲密的朋友之间的戏谑,表达一种亲近的感觉,但这种用法在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交流时会显得不礼貌;
  4. 更多的情况下,这个词带有轻视、贬低的意味,通常是对年轻女孩行为举止的一种批评或不满。

  5. 社会文化背景:使用这个词汇反映了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对年轻女性行为标准的期望较高,可能会因此产生批评或玩笑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这种用词在不同地区的接受度和含义也可能有所不同。

造句

  1. 在家里,妈妈经常戏称小玲为“丫头片子”,意思是她还是个孩子。
  2. 小明对朋友说:“你这丫头片子真是越来越会享受了!”这里的语气带有轻微的调侃。
  3. 张阿姨生气地对女儿说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都这么大了还叫‘丫头片子’。”这里表达了母亲对女儿行为的一种不满情绪。
  4. 在电视剧中,男主角有时会用“丫头片子”来称呼女主角以增加幽默感,但通常这只是剧情的一部分,并非真的贬低对方。
  5. 朋友间亲密无间时,可能会用“丫头片子”来互相开玩笑,“你这丫头片子怎么又忘了带伞了?”这样的说法体现了他们之间较为亲近的关系。

请注意,在实际交流中使用该词前最好考虑清楚语境和双方关系,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分词解释

1 分杈的:树~。~杈。2 像树枝的分杈:~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子。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piàn,piā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名~。2 切削成薄的形状:~肉片。3 少,零星:~段(整体当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儿开会。5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药。一~新气象。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