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北梆子的简介:

hé běi/bèi bāng zǐ
河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清乾隆年间传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渐演变而成。参看〖梆子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戏曲。是由清乾隆末年山西蒲州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曾受高腔、京剧的影响,音调高亢,表演细腻。

《河北梆子》是一种源自中国河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北方梆子腔系。它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河北梆子以其慷慨激昂、节奏明快著称,常常通过高昂的唱腔来表达人物情感与故事内容。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发展:河北梆子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特色。
  2. 表演特点
  3. 唱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
  4. 表演动作激烈,富有激情,注重情感表达与动作结合;
  5. 伴奏乐器主要是板胡、二胡等弦乐及锣鼓等打击乐。
  6. 剧目内容:多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如《窦娥冤》、《穆桂英挂帅》等。
  7. 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河北梆子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努力与当代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造句

  1. 小明对中国戏曲十分着迷,尤其是对河北梆子的高亢唱腔和精彩表演感到特别喜欢。
  2. 在这次地方文化节上,河北梆子剧团带来了几出经典剧目,受到了广泛好评。
  3. 每逢传统节日,当地都会举办河北梆子演出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观赏。
  4. 王老师是一位业余的河北梆子爱好者,在家时常常会哼唱几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学校邀请了专业的河北梆子演员进行现场教学和表演。

分词解释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

běi,bè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bāng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的敲门声。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