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足适屦的拼音、解释、组词
刻足适屦的简介: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削足适履」。见「削足适履」条。
2. 此处所列为「削足适履」之典源,提供参考。 《淮南子.说林》骨肉相爱,谗贼间1>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2>履,杀3>头而便4>冠。 〔注解〕 (1) 间:音ㄐ|ㄢˋ,挑拨、离间。 (2) 适:相合。 (3) 杀:削减。 (4) 便:音ㄅ|ㄢˋ,适宜、符合。
3. 此处所列为「削足适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淮南子》是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下宾客所撰写,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为主轴,旁及其他各家的杂家巨著。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亲生儿子奚齐当上太子,于是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拨离间了晋献公和另外二个儿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们逃奔出国,而让晋献公派兵捉拿他们。《淮南子.说林》评论此事,认为骨肉之间本来应该互相亲爱的,但因为受了坏人的挑拨离间,即使是父亲,也会杀害亲生的儿子。这样的情形就好比把脚削小以适合鞋子的尺寸,把头砍小以便可以合适的戴上帽子一样。这是说为了适应鞋子和帽子的尺寸,不惜剧肌伤骨,这是完全不顾客观的实际状况,而一味勉强迁就的不合理作法。后来「削足适履」被用来比喻拘泥成例,勉强迁就,而不知变通。
1. 比喻勉强求合,拘泥旧例而不知变通。如:「吸收别人的经验,应力求灵活运用,切忌刻足适屦。」也作「削足适履」。
词语“刻足适屦”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用来比喻为了勉强适应现状而做出不合理或者痛苦的改变。字面意思是削足来适合鞋子的大小,是一种不符合实际、违背自然的做法。
详细解释:
- 刻: 指用刀雕刻。
- 足: 脚。
- 适: 使合适或适合。
- 屦: 古代一种草鞋或其他简单的鞋。
“刻足适屦”的故事讲述的是有人买到了不合脚的鞋子,为了能让鞋子更舒适地穿上,居然用刀把脚削小来适应鞋子。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且痛苦的,它警示人们不要为了适应错误或不适合的事物而做出牺牲自己或者破坏自然的行为。
造句:
- 小明不喜欢现在的学校环境,但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在这里读书,因为转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金钱,这让他觉得很像是刻足适屦。
- 虽然这个职位薪水不错,但是工作内容和自己的兴趣不匹配,我并不打算为了这份工作去改变自己,就像那句成语所说的那样,刻足适屦不是长久之计。
- 他一直生活在小城市里,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来到大城市后,他觉得各种压力巨大,但他并没有试图适应这种高强度生活,而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了“刻足适屦”的尴尬。
- 在创业初期,团队为了快速扩大规模而选择了一些不成熟的合作模式,导致运营困难重重,他们开始反思是否应该像刻足适屦一样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发展。
- 这个项目的进展远不如预期,但公司的领导层仍然坚持原来的计划而不做任何调整,这使得整个项目团队都陷入了困境之中,他们的努力就像“刻足适屦”,虽然表面看起来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上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核心。
分词解释
k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zú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shì,kuò
1 切合,相合:~当。~龄。~销。~度(dù)(程度适当)。~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2 舒服:~意。舒~。3 刚巧:~中。~值(恰好遇到)。~可而止。4 刚才,方才:~才(刚才)。~间。5 往,归向:无所~从。6 旧称女子出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