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837-908)的拼音、解释、组词

司空图(837-908)的简介:

sī kōng/kòng/kǒng tú (837-908)
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诗论讲求“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有《二十四诗品》等诗论名篇。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 AI解释

司空图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等,本是唐朝山西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诗人。司空图的思想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诗品”方面。他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与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 1. 司空图是唐代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 2. 他以倡导和撰写《二十四诗品》而闻名于世。 3. 在他的理论中,将诗歌风格分成了二十四个类型或方面。 4.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1. 司空图提出的“清奇”之境在很多宋代诗人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2. 读了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我仿佛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欣赏。
  3. 李商隐的作品风格,被后人归纳为“纤秾”,这恰巧契合司空图的理论之一。
  4. 杜甫诗中的“沉郁”之境,《二十四诗品》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和解析。
  5. 在研究古典文学时,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司空图的观点,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独特风格与意境。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司空图》(及其理论)在文学批评、诗歌欣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及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人事~。3 视察:~日月之长短。4 姓。

kōng,kòng,kǒ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