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旗子的简介:

qí zǐ
用布帛等做成的方形、三角形等的标志,多张挂在长杆上或墙壁上。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布、纸等质料制成,具有识别、纪念或指挥等作用的标帜。【例】爷爷房间的墙上挂著一面长青登山队的小旗子。

1. 一种具有识别或指挥作用的标帜。大多用布、纸等质料制成,可挂在杆子或墙壁上。

2. 名义、借口。如:「他打著乐捐救人的旗子,到处招摇撞骗。」

旗子》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特指用于传递信息、指引方向或表达某种情感和态度的旗帜。旗帜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符号,常被用来表示不同的国家、军队、团体或者个人身份和立场。此外,在文学作品中,“旗子”也可以象征意义,比如代表某种信念、理想等。

详细解释

  1. 实际功能:用于指示或引导方向,传递信息(如战场上的信号)。
  2. 象征意义:代表着特定的政治、社会、文化或个人立场和信仰。例如,在革命时期,“红旗”常常用来象征共产主义运动;而在体育赛事中,国旗则代表了国家的荣誉和自豪。

造句

  1. 在那场战争中,他勇敢地挥舞着一面旗帜,成为了士兵们前进的方向标。
  2. 每当国旗在天空中迎风飘扬,都会让人想起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人们的英勇事迹。
  3. 红色的旗帜代表着我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放弃。
  4. 运动员手举着国家的旗帜,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5.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赛事中,每个团队都会选择一面特别设计的旗帜来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旗子”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体,更承载着情感、理想和信念等多种意义。

分词解释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