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惠而实不至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惠而实不至的简介: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口头上许人以好处,却没有付诸实践。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1. 在口头上许人以好处,却没有付诸实践。《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口惠而实不至》这句话出自《庄子·列御寇》,原话为“口惠而实不至”。它用来形容那些只在口头答应做事,实际上却未能做到的人或事。简单来说就是嘴上说得好听,但实际行动却远远达不到承诺的效果。

详细解释

  • 口惠:指的是表面上的许诺、承诺。
  • 实不至:实际做的与口头说的相差甚远,没有真正实现。

这句话强调的是行动与言语之间的差距。它提醒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注重实际行动,而不能只是停留在空谈阶段。

造句

  1. 小李答应领导周末加班完成项目,但到了周末却一直玩手机,这明显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表现。
  2. 张老板承诺给员工涨薪,但公司业绩不佳导致无法兑现,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
  3. 在团队会议上小王提出很多改善方案,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去实施,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口惠而实不至
  4. 李华答应妈妈帮忙洗碗,但却因为看起动画片而忘记这件事,这也是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表现。
  5. 这位企业家承诺捐赠大量物资给贫困地区,但因种种原因并未落实,所以这也是典型的口惠而实不至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口惠而实不至》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或形容那些言行不一、只说不做的人。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huì

1 恩,好处:恩~。~泽。~和。~爱。~握(恩惠深厚)。仁~。实~。施~于人。2 给人财物或好处:~政。互~互利。~及远人。~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3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赠。~临。~顾。~存。~允。4 古同“慧”,聪明。5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ì

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