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猴的拼音、解释、组词

供奉猴的简介:

gōng/gòng fèng hóu
1.供御赏的猴子。用唐昭宗﹑朱温事。《渊鉴类函.兽.狝猴三》引宋毕仲询《幕府燕闲录》:"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孙供奉。罗隐诗'如何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是也。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见全忠﹐径趋其前﹐跳跃奋击﹐遂被杀。"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供奉猴”这个词语,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其来源或具体含义。不过,“供奉”一词可以用于宗教、祭祀等场景,指为神灵或祖先提供祭品、服务等活动。“猴子”则是指一种非人类的哺乳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非常聪明和活泼的一种动物。

如果我们将这两个词结合使用,并假设它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艺术作品中的词汇,可能其含义是“将猴子作为供奉的对象”,这样的解释基于个人推测。因此,在没有更多背景信息的情况下,我提供如下解释及造句:

解释

“供奉猴”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猴子被当作神灵或吉祥物来崇拜、敬拜的情况。

造句

  1. 在古老的传统中,人们会通过雕刻或绘画的方式将猴子作为供奉猴的形象。
  2. 猴子在许多文化中的智慧和敏捷特质使得其成为了一种理想的供奉对象。
  3. 我国某些地方的庙宇里,就有专门的区域用来摆放供奉猴雕像以求平安吉祥。
  4. 为了祈求家宅安宁与好运,人们会在新年期间向神灵供奉猴子。
  5. 在每年的重大节日里,村民们都会举行仪式来供奉猴子,以此表达对自然界的尊敬。

请注意,“供奉猴”并非标准用语,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其含义。如果“供奉猴”确实是指某一特定的文化、宗教活动中的术语,则需依据更详尽的背景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应用。

分词解释

gōng,gòng

1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hóu

1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子。猿~。~戏。~头。~拳。~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2 喻机灵的人:~儿精。3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