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复的拼音、解释、组词

作复的简介:

zuò fù
1. 复信;答复来信中的问题。如:久不作复,必有缘故。如:这封来函请张秘书代为作复。

  • AI解释

关于“作复”这个词语,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字面拆解来看,“作”是进行、做出的意思;“复”在某些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回复或回答。因此,在没有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和解释。不过,假设我们探讨的是一个特定情境中的用法,比如古代公文中的一种回复形式,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作复

  • 在古代官府文书往来中,“作复”可能指的是官员或部门对收到的上行文所作出的正式回复。
  • 它可以特指一种书面回应的形式,在古汉语文献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表述方式。

为了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还是需要具体的语境背景。下面提供5个假设性的造句帮助理解:

  1. 古代官员甲收到上级乙发出的重要公文后,决定按照规定格式进行作复,详细汇报了当前的工作进展。
  2. 朝廷接到地方官府的紧急报告后,立即作出作复指令,要求进一步查明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在接到敌军动向的密报后,前线将领迅速起草了一份作复文书,准备上报给中央指挥机关。
  4. 对于这样的政务运作方式,古人认为通过正式的作复可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为了便于研究古代官府运作模式,《史学》期刊上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作复”这一术语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况。

请注意,以上例句是基于推测和文学创作构建的,并非出自真实历史文献。如果您有具体的语境或需要更准确的历史资料,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探讨。

分词解释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1 回去,返:反~。往~。2 回答,回报:~命。~信。~仇。3 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4 副词,又,再:死灰~燃。一去不~返。5 重复,重叠:~习。~诊。~审。~现。~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