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之行的拼音、解释、组词

狗彘之行的简介:

gǒu zhì zhī xíng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 AI解释

狗彘之行》是一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国君不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到你的国家了;猪狗吃着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这里,“狗彘之行”比喻人行为的卑劣和无耻。

狗彘之行”的详细解释是: - 狗彘:指的是猪狗。 - :的 - :指行为、举动,这里泛指人的品德或行为。

这句话反映了孟子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他认为,如果统治者能从自身做起,改善民生,减少浪费,那么百姓自然会愿意投奔过来。

以下是五个使用“狗彘之行”的造句:

  1. 作为一个领导,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这样的行为简直是狗彘之行
  2. 这家公司对待客户的态度就像猪狗一样,真是让人无法容忍。
  3. 我们必须纠正这种视人民苦难为无物的狗彘之行,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4. 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只顾自身而忽视社会福利的行为,那简直就是在做狗彘之行
  5. 这种对待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简直是狗彘之行的表现,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请注意,在现代使用中,“狗彘之行”通常用于形容极度恶劣、无耻或不道德的行为。

分词解释

gǒu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彘(狗和猪)。~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盗(小偷)。~腿子。~仗人势。~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