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薮而田的拼音、解释、组词

焚薮而田的简介:

fén sǒu ér tián
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AI解释

《焚薮而田》这四个字出自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用来比喻做事不计后果、急于求成,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或灾难。这个成语源自《韩非子·难一》,原文是“焚薮而田”。其中,“焚”意为焚烧;“薮”指水草丛生的地方,通常特指沼泽地;“田”在这里是指捕鱼。因此,“焚薮而田”的本意就是烧掉沼泽地里的草木来捕鱼。

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强调了破坏性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提醒人们做事之前应当深思熟虑,不可因一时之快或急功近利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接下来是五个使用“焚薮而田”的造句:

  1. 如果我们为了眼前的小利益就破坏环境,这无异于焚薮而田,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2. 小王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销售业绩,决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营销策略,结果正如古人所说的焚薮而田,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失去了很多长期客户的支持。
  3. 一个国家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它就好比是在焚烧沼泽来捕鱼,迟早会自食其果。
  4. 在团队管理中,领导应该避免采取焚薮而田的做法,即不应为了短期的成果牺牲长远发展,而应该注重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5. 一个城市在发展中如果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些破坏性的建设行为,那么这无疑是焚薮而田的行为,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分词解释

fén

1 烧:~烧。~毁。~化。~香。~书坑儒。~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