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镇军的简介:
zhèn jūn
1.古代将军名号。三国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宋以后无。 2.清代总兵的俗称。
1.古代将军名号。三国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宋以后无。 2.清代总兵的俗称。
- AI解释
词语:镇军
定义与解释: “镇军”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通常指的是驻守某个地方或要塞、负责军事防御任务的军队。其名称中的“镇”强调的是稳定和控制之意,“军”则指代军事力量。“镇军”的设置多见于边防重地或者重要城市,目的是为了加强该地区的防卫能力。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镇军”制度起源于古代中国,特别是宋朝以后较为盛行。它旨在确保国家边境安全和地方稳定。 2. 职能特点:镇军的职责不仅仅是防御敌人的攻击,还包括维护当地的治安、防止盗匪侵扰等。 3. 组织结构:通常由不同级别的将领指挥,包括将军、都监等,下辖士兵和相关后勤保障人员。
5个造句:
- 镇军营在边防线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 宋朝通过设立多个镇军,成功地巩固了对西部疆域的控制。
- 每逢敌情紧张时,驻扎于山川要塞的镇军总是第一个投入战斗。
-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设有专门负责维护秩序、保障商旅安全的镇军人马。
- 历史上,许多忠勇将领曾率领军士,坚守边防重地,成为真正的“镇军之雄”。
分词解释
镇
zhèn
1 压:~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痛。2 以武力维持安定:~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反。~服。~慑。~守。3 安定:~静。~定。4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5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6 较大的集市:城~。村~。7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8 整个一段时间:~日(整天)。9 时常:十年~相随。10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11 姓。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