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202)的拼音、解释、组词
袁绍(?-202)的简介:
yuán shào (?-202)
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隶校尉。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他尽杀宦官。后董卓入京专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称冀州牧,号召起兵讨董卓。后逐渐占有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败,不久病死。
东汉末年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隶校尉。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谋诛宦官事泄被杀,他尽杀宦官。后董卓入京专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称冀州牧,号召起兵讨董卓。后逐渐占有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败,不久病死。
- AI解释
词语“袁绍”指的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具体信息如下:
详细解释: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他出身于名门望族——汝南袁氏,并且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袁绍曾担任过多个重要的官职,比如冀州牧、太尉等职位,拥有较高的政治声望和军事实力。
在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中,袁绍与曹操交战失败,从此国力衰落,最终导致其统治的北方地区被曹操所并。虽然他在世的时间并不长(大约203年去世),但作为当时的一方霸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造句:
-
袁绍虽曾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但在官渡之战中失败后就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
-
他对于袁绍的生平事迹,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谈起这段历史如数家珍。
-
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里,袁绍的形象总是与失败和无能联系在一起。
-
袁绍虽然在军事上颇具野心,但在谋略方面却显得有些欠缺。
-
尽管袁绍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兵源,但其内部的腐败问题严重削弱了他的统治基础。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