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责的拼音、解释、组词

言责的简介:

yán zé/zhài
1.进言劝谏的责任。 2.指谏官。

  • AI解释

言责》详细解释

言责”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是关于言论和责任的概念。在古代官僚体制中,“言责”通常指官员有权对政治事务提出批评、建议或进行讨论的责任;同时也包括了官员应当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得滥用权力或散布不实信息。

解析:

  1. 概念来源: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贡禹传》中的“言责既轻”。
  2. 内涵:它包含了两个方面——权利和责任。一方面赋予了官员发表意见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这种权利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不得滥用。
  3. 历史意义:“言责”的提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言论自由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官员行为规范的要求。

造句:

  1. 在民主政治中,政府官员应承担起“言责”,积极倾听民众的声音并给予正面回应。
  2. 尽管媒体拥有广泛的报道权,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责任——即保证所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不损害公共利益。
  3. 公务员在提出批评或建议时必须谨慎行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意见的表达,更是履行“言责”的体现。
  4. 学术界应当强化学者们的“言责”意识,鼓励开放讨论与批判性思维,促进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5.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同样具有“言责”,他们有权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过程,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批评。

这些例子展示了“言责”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zé,zhài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任。尽~。负~。职~。专~。~无旁贷。2 要求:~求。~令。~成。3 指摘过失:求全~备。~怪。斥~。~罚。谴~。4 质问,诘(jié)问:~问。~难。~让。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