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历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议历所的简介:

yì lì suǒ
1.宋代掌管天文历象的官署名。元代称司天监﹐明清称钦天监。

  • AI解释

议历所》这个术语在古代中国通常指的是负责讨论和制定历法的地方或机构。在中国历史上,历法是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的结果,关系到农业、祭祀等众多方面。因此,设立专门的“议历所”来研究和完善历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议历所”往往隶属于国家最高统治者或主管文教事务的大臣之下,专门负责修订、讨论和制定历法。
  2. 职能职责:这包括观测天象、计算节气、调整月相与阳历年份之间的关系等。同时也会探讨新的天文发现及其对历法的影响,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历法规则的修改或更新。
  3. 重要性:由于古代农业经济依赖于准确地掌握季节变化,因此制定和修订正确的历法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造句

  1. 明朝时期,朝廷设立了专门的议历所来进一步完善历书内容。
  2. 在清朝初期,新任皇帝即位后便下令重新组建了新的议历所
  3. 古代学者们经常在议历所中集会讨论,以改进当时的天文学知识和历法体系。
  4. 议历所的成员不仅限于官僚士大夫阶层,还包括一些民间天文学家参与其中。
  5. 历史上许多重要的革新都是由议历所中的专家提出的。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议历所》这一术语的意义及其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分词解释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